鞏固港航運中心地位 永久物流園首階段2025年底完成建設

香港擁有優質的船舶註冊和蓬勃的海運業群,新一份施政報告中,政府會繼續鞏固香港船舶註冊的領先地位,並推動大灣區航運協作。香港國際機場去年全球貨運量第一,作為國際航空及貨運樞紐,政府會繼續提升香港國際機場的競爭力,推進三跑道工程和「機場城市」願景,包括「航天城」、南貨運區的高端物流中心、智能機場等,拓展核心的客、貨運服務。





運輸及物流局年內將發表行動綱領,提升高端航運業務、助力綠色航運轉型、推動航運智能化和數字化,推進大灣區及國際航運界的交流協作。當局下設的「海運及港口發展專員」會統籌政府部門及持份者,以產業導向推動航運發展,尤其海事法律、保險、船舶融資等優勢專業服務,與業界合作發展航運優勢。
為擴大本地海運網絡,港府已為不同海運業服務推行稅務寬減措施,航運業界對在香港設立和拓展業務反應正面,投資推廣署會加大招納力度。另外,香港作為波羅的海國際航運公會(BIMCO)全球海運業通用的標準合同中四個指定仲裁地之一,香港海運服務屬全球前列。未來將會與各國際海運組織加強合作,包括深化BIMCO和國際航運公會在港營運活動,強化香港作為國際海運企業及組織走進內地市場的通道角色。
港府將籌辦下一屆「大灣區國際航運論壇」,與大灣區其他城市加強物流合作,用好港珠澳大橋,便利貨物經香港中轉出口或進口;與大灣區港口群共同強化師資交流,提供多地課程,加強海運人才培訓。
開拓貨運方面,機管局在2025年底前會完成永久物流園的首階段建設,達至每年可處理達100萬噸貨量。另外,推進國際航空樞紐發展的各項設施正不斷落實,包括位於機場的敦豪速遞貨運中心將於下月開幕。菜鳥網絡牽頭的合資公司亦剛於機場落成高端物流中心。機管局會於2025年利用汽車自動駕駛系統,在連接「航天城」和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人工島的「航天走廊」接載乘客,計劃於2028年延伸至東涌市中心。
香港國際機場正積極推展與珠海機場的內地航空網絡優勢互補,透過「經珠港飛」客運服務,讓內地及國際旅客可經港珠澳大橋穿梭珠海及香港,以「空-陸-空」方式經香港國際機場往來內地和全球各地。此後會將這項新服務向更多內地旅客推廣;及機管局明年起逐步引入「輕捷」系統,出境旅客進行航空安檢時毋須從手提行李內取出液體及電子裝置等,安檢過程更快更方便。

原文網址:鞏固港航運中心地位 永久物流園首階段2025年底完成建設 | on.cc東網 | 港澳 https://hk.on.cc/hk/bkn/cnt/news/20231025/bkn-20231025114211663-1025_00822_001.html

發佈日期:鞏固港航運中心地位 永久物流園首階段2025年底完成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