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機場第三跑年貨運能力倍增 連接大灣區和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香港機場第三跑道運營將令客貨運大幅上升,有利大灣區企業出口 圖為出口貨物 受訪者供圖
促大灣區企業出口
2015年香港新機場兩條跑道已接近飽和,為了應對龐大的市場需求,香港於2016年8月擴建第三跑道。歷經6年多的建設,全長3800米、耗費逾千億港元,規模相當於興建一個新機場,香港機場第三跑道近日正式投入運營。國泰航空行政總裁鄧健榮稱,第三跑道啟用是香港國際航空樞紐發展的重要里程碑,新跑道將大幅提升機場處理客貨運航班的能力。
對於香港機場第三跑道給大灣區帶來的利好,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物流與供應鏈管理研究所所長王國文認為,香港機場第三跑道投運,將令香港航空物流年運輸能力提升到1000萬噸,等於較現有運力大幅增加了一倍,香港機場也成為名副其實的全球第一貨運樞紐,將可以幫助大灣區應對疫情對產業鏈、供應鏈的衝擊。
而香港機場第三跑道正式投入運營無疑給香港、深圳、東莞等大灣區眾多物流和貨代企業帶來很大的利好,有利業務提升和物流效率的提高等。
從事國際空運業務的香港物流商會常務副主席、東捷運通集團董事長黃鵬接受香港文匯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香港機場第三跑道對於大灣區內的貨物運轉和效率將會有明顯提升,並與深圳、廣州、澳門等機場形成協同效應。對於大灣區許多出口廠商而言,促進其產品出海。
實際上超過2/3的香港本土航空物流企業在深圳、東莞、佛山、廣州、中山等地設有分支和分撥中心,這些分支人員直接對接廠商發貨,會更加傾向推廣香港機場作為始飛產品,自然成為香港航空業堅定的支持者和力量。
談到自己公司如何利用第三跑道帶來的機遇時,黃鵬稱,香港機場第三跑道啟用,將會吸引更多航空公司進駐,開闢更多新的國際航線,將令業界有更多機會,同時亦會帶來更多的轉口貨源。與此同時,第三跑道亦會對航空貨運行業大量機遇。東捷運通始終以香港機場為主要依託。將增聘更多人手來應付未來的需求增長,特別關注更多包機和新進駐香港的航空公司及開闢的航線,這有助公司能吸引更多中轉貨物,以強化企業的競爭力,促進增產增效。
港仍將是亞洲航空客運和貨運轉運中心
對於香港機場啟用第三跑道,從事跨境電商物流業務的航港國際集團總裁唐敏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公司國際物流全部90%的跨境電商產品貨源涉及電子商品和小商品B2C貿易,都是經由香港機場出口至歐美市場,2021-2022因為疫情,貨物在運力減少的情況下公司50%的貨源經由香港出運。不過,從7月起經由香港機場的業務份額已增加至60%。「相信第三跑道運營能給香港航空市場帶來另一個新局面,對於後疫情時代的航空市場,香港仍將是亞洲航空的客運和貨運的轉運中心。」
深圳茗佳化工物流有限公司總經理鄧磊稱,「香港第三跑道給公司帶來了一個新的機會,可以幫助公司較好地提升業務處理能力和帶來更多的發展機會。公司作為在新能源和碳中和產品業務專業物流服務商,重點是做危化品物流,能夠為香港航空運輸發展帶來賦能。」從長遠來看,香港機場第三跑道肯定可以給公司業務帶來更高速的發展。因新能源和碳中和的興起,我國鋰電池出口會迎來一個小高峰,而且從2018年到現在,鋰電池行業每年以50%速度增長,特別是這幾年公司鋰電池業務興起,帶來了比較好的增長機遇,給公司發展帶來了不少紅利。